2010-11-05

人性本善,其惡者偽也


孟子曰:「人性本善」,荀子曰:「人性本惡,其善者僞也」,他們都屬於儒家,為什麼主張正好相反呢?實際上他們都沒有錯,只是各執其是。心之善或惡乃一物之兩面。人生下來時,其心本善,貓鼠可以和平相處,人虎也一樣。萬物平等,其心本善,但是一旦接觸現實的環境,就會有樣學樣,就會互相傷害,所謂”弱肉強食”。人類一旦有了分別心,就會想和別人不同,而產生各種惡念。孟子曰:「人皆有惻隱之心」一點也沒有錯。只要沒有利善關係,內心深處還是藏著善念,一旦有利害關係,就會產生惡念。子桑戶(戰國時代的賢人)曰:「以義而合者,迫窮禍患害相收也;以利而合者,迫窮禍患害相離」就是這個道理。荀子看到人心的另一面「惡」,所以堅持主張「人性本惡,其善者僞」,他說:「人性本來是惡的,但是表現善的一面是人為的」。僞者假也,就是人為的。我們每天看到的善的事情,很多是人為的,但是也有一部份是真誠的,這是與一個人的環境有關係的。明朝名臣大哲學家王守仁(陽明先生)主張「致良知」與「知行合一」。陽明先生主張:孝順父母,是天生的,是本性的,所以孝順父母的行為是自然的。但是我們常看到人們或多或少有不孝順父母的行為,這是因為受外界環境的影響,而失去了本性。明朝袁了凡的《了凡四訓》中,有中峯和尚的一句話:「凡是為自己的名利而做的,即為惡,不為自己的名利而做的即為善」。所以大家修道,就是要讀聖賢書,盡量反璞歸真,回到”性本善”的境界,才是正路。

佛陀說法四十九年,其目的在於教導眾生”見本性”,本性即是善心。就是由凡心轉回佛心,也是儒家所謂的”超凡入聖”。有此可見,人心本善,在惡劣的環境被污染,自然會變惡的,如果不及早回到本性,那麼一生就會為惡而不自知。孟子曰:「讀書之道,求其放心而己矣」。他的意思就是要大家把放出去的本心(即善心)找回來。所以孟子見到人性的深處,而荀子則看到人性的表面。雖然他們的立論文章,後世人們爭相讀誦,以吾觀之,孟子所主張的是王道(王業),荀子所提倡的就會淪為霸道(霸業)了,自然優劣立判。但是今之社會,因為業績掛帥,大家都在注重“利”的一面,而激發人性“惡”的一面。春秋戰國時代,各國互相侵略,擴張其國土,成就其霸業,難怪孔孟之學不能被採用。荀子之學,雖然有利於各國的霸業(荀子的學生,李斯為秦始皇的丞相,一統天下,最後死於二世胡亥的太監趙高之手),終究是發揮人性惡的一面。孟子實在是孔子以後,儒家最偉大的傳人,他被尊稱為“亞聖”是很有道理的。故曰:人性本善,其惡者偽也。